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成立分析测试中心科普基地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小组,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要求。
1.安全管理及应急小组
组长:张敏
副组长:傅小波、程文雪
成员:罗群、叶领云、李梦云、敖晓娟、卢柱荣、陈自发
2.科普活动应急处置预案
东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的设施,主要是大型精密仪器及化学试剂,现为确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安全和科普活动有序安全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2.1 化学品灼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1)酸碱腐蚀性药品: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再用大量水冲洗。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品)或硼酸(针对碱性物品)进行中和。并及时向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视情况轻重送医。
(2)气体中毒:先将伤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随后立即送医。
(3)误食中毒: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漱口,随后送医。
2.2 触电的应急处理办法
(1)切断电源开关,借助绝缘体使伤者脱离电源,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伤者。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需就地仰面平躺,通过呼叫或轻拍肩膀,判断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禁止摇动伤者头部。检查伤者呼吸、心跳,立即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2.3 现场火灾应急处理办法
(1)发现火灾事故后,首先保持镇静,立即切断或通知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切断电源。
(2)按照先人员、后物资的原则抢救被困人员和物资,及时疏散其他人员。
(3)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和范围较小,可以立即使用实验室内的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等灭火器材灭火;若火势和范围较大,已经达到人员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立即放弃自行灭火,通知所有人员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迅速向消防部门电话报警,报警时,需要说明火灾处燃烧物品的种类、数量,报警人姓名和电话等情况。
2.4 烧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1)首先用大量冷水冲洗,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后不可奔跑,应立即脱去衣服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或用灭火毯灭火。不可站立呼叫,以免造成呼吸道灼伤。
(3)及时将伤者送医治疗。
2.5 烫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1)用不带压的凉水清洗烫伤处(不要使用冰),不要对伤处进行包扎。
(2)小面积烫伤可以涂抹烫伤膏,及时将伤者送医治疗。
2.6 割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1)伤口不深、少量出血的割伤,可用酒精消毒伤口周围,待干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或用创可贴粘贴。
(2)及时将伤者送医治疗。
2.7 防疫检查
(1)提前确认参加科普活动人员健康状况,确保科普活动参与人员无疫情传播风险。
(2)对进入科普场所参加科普活动的人员进行体温测试。
(3)参加科普实验活动的成员之间应保持2米距离。
(4)对突发异常状况,立即固定异常人员,同时疏散异常人员周边2米外的人员,应急处置组成员做好人员安抚工作。
(5)立即联络校医院,对涉疫人员进行处置。应急处置组成员立即对涉疫人员周围、途径地、使用物资进行消毒处理。
3.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1)突发事件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引发新的安全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实验室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提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