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筑牢安全意识,建设平安校园,按照学校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工作安排,11月26日上午,分析测试中心举行了危险化学品泄漏、触电事故的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对应急预案有效性的一次重要检验。前期,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但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演练,还能够提升师生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响应流程。本次演练以两类事故为模拟场景,演练了事故发生、信息报送、启动响应、现场处置、信息发布等应急处置全流程。
场景一: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滴加溶液操作不当,不慎稀盐酸溅入眼中,慌乱中打碎锥形瓶,瓶内溶液洒落。实验老师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学生用洗眼器洗眼后,送校医室进一步处置。实验老师同时上报应急总指挥,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组做好个人防护后,进行碎玻璃清理、泄漏液吸附、危废转移等工作。


场景二:学生在进行电炉加热实验时发生触电事故。实验老师立即拔下插头断电,并轻拍学生,学生恢复意识,无需进行CPR,实验老师将学生送校医室做进一步检查。

演练结束后,中心主任张敏教授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她提到,近十年来高校实验室的事故,大多数出自于化学实验室,化学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危险性,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师生生命。
通过本次演练,锻炼并提高了中心各应急小组之间团结协作、联合救援、自救互救等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了实验室突发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撰稿:罗群;一审:李福香;二审:傅小波;三审:张敏)